近日,華為在上海召開乾崑智能技術大會。
會上,華為正式推出乾崑智駕ADS 4、鴻蒙座艙HarmonySpace 5、乾崑車控XMC數字底盤引擎等一系列智能汽車解決方案。
其中最為重磅的是,華為正式發布高速L3商用解決方案,也就是ADS Ultra旗艦版。
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CEO 靳玉志表示:「目前華為已在云端世界引擎進行了6億公里的高速L3仿真與驗證,已為高速L3量產商用做好準備。」
3月底,小米SU7與輔助駕駛有關的嚴重事故,引發公眾對智能駕駛安全性的廣泛質疑,也促使監管部門和行業重新審視技術落地的合理性。
在這一背景下,華為還是「逆市」發布L3級別的方案,雖然僅限于高速場景,但仍不可謂不勇敢。
在發布會的最后,華為還連同11家與乾崑智駕有合作的汽車品牌,共同發起智能輔助駕駛安全倡議,要求在宣傳中,明確智能輔助駕駛的功能邊界和使用條件。
可以看出,華為試圖以技術升級與責任明確,回應智能駕駛目前的痛點。
乾崑智駕ADS4:WEWA架構
車端的世界行為模型,是一個智駕原生基模型,能通過全模態感知(視覺、聽覺、觸覺)和場景化決策能力,實現更類人的駕駛邏輯。
靳玉志表示,新架構下的端到端模型時延可降低50%,通行效率提升20%,重剎率降低30%。
安全是ADS 4更新的重點內容。
華為將智能駕駛安全能力歸納為「全時速、全方向、全目標、全天候、全場景」五維目標,并推出新版本的全維防碰撞系統CAS 4.0。
CAS 4.0能提升車輛感知能力,實現路面自適應AEB、智駕爆胎穩定控制輔助、駕駛員失能輔助、哨兵模式增強等功能。
高精度固態激光雷達:最小測距精度在3厘米,體積小巧,能提升整車側后向近距離的感知能力,已經用在尊界S800、新M9和新S9上。
艙內激光視覺傳感器Limera:能提升遠距離小目標檢測能力,對于30cm高的小體積障礙物,AEB也能做到100公里時速剎停。
分布式毫米波雷達:幫助實現雨霧塵天氣做到AEB剎停。
智能駕駛系統與整車架構的結合,一直是華為車載的一大特色。
發布會上,華為還發布XMC數字底盤引擎,采用全域融合架構,實現車身、電機、懸架、轉向、制動等部件的中央集中控制,是業界集成度最高的底盤引擎。與ADS 4協同后,可以大幅提升車輛操控精準度。
最高支持高速L3商用
車位到車位功能支持高速公路收費站ETC通行、車位到車位切換泊車代駕VPD功能。預計2025年6月,全國將有50萬個停車場將支持車位到車位。
泊車代駕VPD功能,可實現地下停車場跨層通行、代客充電等新功能,預計2025年6月,全國將有10萬個停車場將支持泊車代駕VPD。
ADS SE基礎版:提供基礎主動安全、高速NCA及城區LCC+功能;
ADS Pro增強版:搭載艙內激光視覺傳感器,強化城區復雜路況處理能力;
ADS Max超階版:支持全維主動安全、城區NCA及泊車代駕,會是豪華車型標配;
ADS Ultra旗艦版:專為L3高速場景設計,配備高性能激光雷達與分布式毫米波雷達;
L3級智能駕駛已經進入有條件自動駕駛階段,廠商的責任更為重大。
靳玉志指出,2025年L3的商用能力會開始具備,但整個過程并非一蹴而就,華為選擇優先推動高速場景下的落地。
「高速L3雖場景相對簡單,但華為仍以99%的精力攻克1%的難例,確保安全可靠性。」
鴻蒙座艙HarmonySpace 5 :
全新MoLA架構
新的座艙系統采用全新混合大模型Agent架構(Mixture of Large Model Agent, MoLA架構),將通用大模型的能力與音樂、影視等領域的AI能力進行整合,重點打造了交互、音樂、影視和主題方面的體驗。
具體表現在,鴻蒙座艙對模糊語義和復雜指令的執行能力明顯提升,乘客口語化控車的成功率可達85%。乾崑云鵲垂域大模型,可支持用戶語音反饋車輛問題,實現專業問診和遠程守護。
車載音響上,華為推出HUAWEI SOUND非凡系列,搭載43個揚聲器、2920W雙功放,7.5.10超環繞聲學設計,配合自適應聲場算法,可實現全車主動降噪6-8dBA,營造車內靜音環境。
此外,還更新了全新16.1英寸車載智慧屏,具有3K分辨率和98%P3色域;百萬像素的車前燈,升級車外彩色100英寸投影。
華為的野心
根據華為的數據,乾崑在2024年研發投入超100億元,有8000名工程師參與研發,這還不包括華為其他部門的協同。
截止目前,搭載乾崑智駕系統的車型有超過22款車型,涵蓋純電、混動、燃油等多種動力形式。
而在市場方面,2025年的城區智駕輔助搭載量將接近400萬輛,未來3年內城區智駕輔助的搭載量將超2700萬輛。
智能駕駛的勢頭已經不可阻擋,行業需要做的是確保系統具備極致的安全性與可靠性。
此次發布會可以當作是華為對智能駕駛困境的回應,它不僅展現了華為在汽車智能化領域的技術積累,更釋放出強烈信號,在這場變革中,華為不僅是想成為技術提供者,更是想成為智駕系統以及安全標準的定義者。
本文來源:HiEV大蒜粒車研所
精選推薦
熱門出行排行榜
原創IP推薦
換一換網友評論
聚超值•精選
最新內容
本屆上海車展開幕,新能源汽車潮浪繼續壓過BBA、合資品牌,中國汽車產業推動全球向電動化、智能化邁進。雷軍缺席,小米依然是流量擔當之一;華為發布鴻蒙智行打造的第五“界”;吉利計劃2026年實現全固態電池裝車;長安將投入500億元研發資金突破氫燃料電池和智能駕駛技術。
上海車展 | 新能源汽車華為在乾崑智能技術大會上發布了ADS 4智駕系統,其中最重磅的是高速L3商用解決方案ADS Ultra。該系統經過6億公里的仿真與驗證,在高速場景下具備商用能力。華為還推出全維防碰撞系統CAS 4.0和XMC數字底盤引擎,提升車輛安全性和操控精準度。
華為ADS 4智駕系統 | 高速L3商用一汽豐田bZ5搭載Momenta智能駕駛系統,行駛里程超過20億公里。合資車企與中國科技公司合作提升智能化屬性,爭奪年輕車主群體。在競爭激烈的中國車市中,智能駕駛成為關鍵因素。通過與華為、Momenta等本土頭部公司合作,合資品牌實現全場景NOA功能,并有機會挑戰第一梯隊。
智能駕駛 | 合資品牌上海車展,零跑發布全新車型B01,緊湊型純電家轎,面向年輕消費群體。零跑CEO朱江明表示,端到端輔助駕駛是未來發展方向,在3-5年內智駕技術有望成熟。今年目標在國際市場銷量達5-8萬臺,并計劃推出高端豪華車型D系列。零跑將繼續以全域自研和成本定價策略為特點,在智駕安全和創新方面取得突破。
智能駕駛 | 銷量長城汽車總裁穆峰在發布會上再次重申,長城汽車打死也不做增程。這一言論引起了業內對于“增程技術是否落后”的討論。長城汽車堅信Hi4技術是比增程更好的新能源架構,其核心是多擋混聯DHT系統,能夠根據不同路況自動切換純電、混動、直驅模式。穆峰表示,“全場景效率才是用戶真正的剛需”。
長城汽車 | 增程技術